养蚯蚓技术,地龙养殖技术,农村养蚯蚓培训
虞城县地龙养殖专业合作社
联系人:苏总
电话:1775-6777773
手机:17756777773
主营:养蚯蚓技术,地龙养殖技术,农村养蚯蚓培训
地址:虞城县界沟镇韩老楼村罗庄
养殖技术要点
场所选择,养殖蚯蚓设备简单,管理也非常方便,我们在农村可以利用房前屋后、庭院里、木箱里、菜园里、砖砌池里、果园里都是可以的,也可以利用大棚来养殖。
养殖品种以及密度,养殖蚯蚓要根据地区,条件来选择不同的品种,比如菜园、果园里选择青蚯蚓,荒地、土地少的地区选择红蚯蚓。至于密度方面可控制在每平方米放养4-5斤,或者是放养2万条。
养殖管理、饵料投喂,蚯蚓生长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,冬天可给养殖床覆盖稻草来保温,夏天可以用浇水来降温。还有要及时喂养蚯蚓足够的饵料来-蚯蚓快速生长。
第三所在位置。在雨后,地面上有产生一些积水,尤其是低洼的地方,这种地方土壤内的水分也非常的充足,相对的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也非常的少。此时,并不满足蚯蚓进入土壤生存的条件。所以,它们只能寻找新的地方,当太阳出来后,地面逐渐地变干,导致它们的移动速度减慢,往往还来不及到达适合的位置,就被晒死了。 蚯蚓确实有雨天爬到地面的习性,不过关于这一习性,说法很多,这是因为不同蚯蚓来到地面上的目的和原因不同,有的是因为、有的是为了繁殖和迁徙、有的是为了离开氧气含量越来越低的土壤等等。
2、饵料配制
将从沼气池中捞出的沼渣沥干、摊开,让沼渣中的氨气和沼气逸出,然后将80%晾干的沼渣和20%的烂碎草、树叶及有机生活垃圾等拌匀堆放,其厚度为20~25厘米,湿度65%。
3、蚓床管理
蚯蚓生活的适宜温度是15~30℃,低于12℃就停止繁殖,超过35℃就有热死的危险。因此,高温季节应注意洒水降温,冬季注意覆盖,增温保暖。一年中,4~5月份是生长繁殖旺季。在适宜条件下,蚯蚓每隔7~8天产卵一次,每卵可孵出3~4条小蚓,幼蚓一般60~90天可成虫,4个月长成。在养殖过程中,一般情况下每月添料一次。要定期清理蚓粪并将蚯蚓分离出来,这是促进蚯蚓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。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,因为混养可能造成成蚓自溶而影响产量。防止伤害蚯蚓的天敌很多,如水蛭、-、蛇、鼠、鸟、蚁、螨等。养殖床(地)要遮光,切忌强光直射,不要随意翻动养殖床,保持安静的环境,避免、工业废气(包括煤气)的污染。
3、投放种苗 先在蚯蚓养殖池里(或木箱、室内地板上),平铺新鲜牛粪15-20厘米,然后在其上铺种苗(每平方料投入3000-5000条为宜),品种以太平2号、北星2号为优。 4、日常管理 一般每20天观察一次,并加料一次,方法同上。每40天可-扩大饲养面积。一般每40天为一周期,一年可养9批。 蚯蚓的生命力很顽强,但是有些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注意。投喂的过的饵料若是还有剩余一定要定时清理,也可以少量多次的喂养。同时蚯蚓的粪便也不必清理的太干净,留下一点供蚯蚓找到回家的路。毕竟它们是靠着粪便的气味来分辨巢穴的!若是找不到家,只怕就想着要-了。